《十面埋伏》| 突破传统的舞美设计

文章附图



20000 把明晃晃的剪刀

半空悬挂,寒光逼人;

48 斤象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

红色羽毛铺就成滔滔血海,漫场翻腾;

琵琶手幽居层层剪刀之后,

拨响古曲……



这样的开场,瞬间,

观者就被迅速带到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中。

艳!惊!四!座!

这就是杨丽萍的转型新作

《十面埋伏》。



杨丽萍将“楚汉相争”改成了舞蹈剧场,

用中国传统京剧嫁接起现代舞,

一扫以往旧作唯美空灵的特点,

换成了全是赤裸的血腥和争斗,

但丝毫不失浪漫!



舞美用了几万把的剪刀!!

剪刀是中国文化里的咒语和符号。

“刀”字上面有个“前”,它意味着不止一把刀。

万把剪刀悬在头上,

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。



刘邦、项羽、虞姬、萧何、韩信等人,全部用舞蹈的形式,演绎他们在特定时间、空间下的内心冲突与命运纠葛,探讨争斗与伤害背后的根源。


中国自古人对黑白有传统的理解,白是光明,黑代表黑暗,就像人都有双重人格。因此,上演的舞蹈剧场里,韩信有黑、白两个人物设计。他们总是从对方胯下钻出撕扯,诡异莫常!


越是黑暗,越要寻找光明,这是杨丽萍的创作灵感之一。《十面埋伏》表达的是人性的部分,人性里的善与恶,埋伏和恐惧,是人类共通的特点。


《十面埋伏》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、艺术总监,国际著名视觉艺术家、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担任美术和服装设计。杨丽萍说,《十面埋伏》不仅在于传统的复苏,还有更多的“现代意义”。


“埋伏”,不仅仅是古人的恐惧,现代人也有,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埋伏,外界的,心灵的,时时刻刻。这是很现代也很普遍的人性的东西。她想用这部现代舞剧,告诉大家如何避免被“埋伏”的恐惧。


尼采说:“人和树一样,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,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。”《十面埋伏》借2000多年前几个人物,用舞蹈现场的形式,演绎他们在特定时间、空间、处境下的内心冲突与命运纠葛,探讨争斗与伤害背后的根源,从旁观者的角度,为人们提供了对人性更深层的思考和对内心的观照.


这样强烈的舞美,让小编眼前一亮。记得曾看到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一篇推送提到的观点,当代舞台美术,需要“侵略性”的气质!中国当下戏剧与影视行业有相似之处,在视觉呈现上出现了一大批过分迷恋现代科技的作品。这是对舞美侵略性的误解。


一些戏剧强调通过视觉调动观众的共同情感,以达到辐射面无远弗届的传播效果。我们越来越被视觉所引导,甚至出现了“戏份不够,舞美来凑”的现象。但我们看后,回想起的是剧情,还是让人惊叹的黑科技。



迷恋黑科技,国际商业大片的视觉效果,并将其用于戏剧舞台上,这事本身没什么问题。但国际大片的视效与内容是对应的,也有高下之分。例如好莱坞电影有非常经典的《骇客帝国》《蝙蝠侠:黑暗骑士》等等,利用现代科技对人性本性进行反思。也有《金刚:骷髅岛》《极限特工3》这样纯粹的爆米花视效电影。


如果不是建立在艺术、戏剧的本源上,不建立在对人内心事物的表达与探索,仅仅流于表面,那么就会成为昙花一现的“爆米花”戏剧。舞美侵略性的气质并不只体现在形式上、技术上的侵略。


如果动机是为了形式而形式,如果只流于仅仅探索在形式上的扩展和界限的打破,那不叫侵略性,那叫探寻舞美形式的花招儿。如果动机是舞美家对人类内心的本源,对灵魂人性的视觉展示,试图找到更加极致的想法的话,这个动机才叫做侵略性。


《十面埋伏》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,更带有强烈的实验色彩。以中国舞蹈为主调,融合行为、装置艺术、民乐及传统戏剧等综合艺术语言创造了“舞蹈剧场”,是杨丽萍在舞台艺术创作上的又一次全新的尝试,也是将传统经典艺术融入当代文化语境的一次大胆实践。舞台上每一件道具和表演者每一个动作蕴含的巧思,这些表演都呈现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,是,又不是,不是,又是,在这种模糊之间,观众仿佛能明显感受到这出剧想表达的弦外之音。永远在探索人性和突破极限,这才是戏剧艺术创作的魅力。